记者从荆州市发改委获悉
《荆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日前正式印发
我市抢抓低空经济战略机遇,计划通过3年系统性发展,在全市形成产业体系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功能完备、应用场景丰富多元、智慧空管运行有效、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基本格局,力争到2027年低空经济产值规模突破100亿元,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01聚焦基础先行 构建低空立体网络
根据《方案》,荆州将统筹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地面起降设施网、低空智能信息网、划设低空飞行航线网、打造低空飞行服务网“四网协同”体系,加快形成“1+6+N”立体化起降网络。
即以荆州沙市机场为核心,推动纪南文旅区、松滋、石首等6地通用机场建设,并在商圈、景区、医院、交通枢纽等区域布局一批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起降点,打造覆盖城乡的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网络。同步建设低空智联网和数字空域图,实现飞行审批“一网通管”,破解空域使用效率难题。
2瞄准全链条发力 打造产业集聚高地
荆州明确以“制造+服务”双轮驱动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在制造端,依托荆州经开区、荆州高新区布局航空装备、飞控系统、无人机反制设备等细分领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服务端,建设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基地,发展航材供应、飞行器维修、检测认证等配套产业。同步开展全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头部企业及科研院所,推动形成“研发—制造—运营—保障”闭环链条。
03拓展多元场景 释放应用示范效应
《方案》提出,要加速低空技术融合应用,结合荆州产业及区位优势,着力培育四大标志性场景。
物流配送场景,将联合物流企业试点医疗物资运输、城乡末端配送,探索长江航道上空物流枢纽建设;
智慧农业场景,将推广无人机植保、精准监测,建设全省农业无人机应用示范区;
低空文旅场景,将开发荆州古城、沙市码头文创园等景点景区空中游览项目,打造无人机编队表演、eVTOL观光等消费新热点;
城市交通场景,将试点市内短途通勤、荆州与周边城市等城际间的摆渡飞行,构筑“通道+网络”低空航线布局。
荆州还将强化创新引领,联合重点高等院校攻关航空材料、智能导航等关键技术,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支撑的产业创新体系;建立低空产业研发机构,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同步构建高水平、多层次人才梯队体系。
据悉,目前我市已建立低空经济发展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政策、资金、空域等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