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会议室内,正在举办该部门今年首次检察建议书宣告送达会,被建议单位代表受邀参加。同时,会议还特别邀请到武汉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正现场监督指导。
2024年以来,武汉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先后办理了两起涉某国有企业的裁判结果监督案件。办案过程中,承办检察官敏锐察觉到该国有企业在机制建设以及管理层面存在可能致使国有资产损失等一系列风险问题。为精准剖析问题根源,承办检察官联系相关人员了解详情,并与该国有公司领导面对面进行座谈。经全面深入研判,承办检察官发现,问题的核心在于该国有公司在合同签订时合法性审查不够严谨,合同履行期间管理不够规范,同时对相关风险的研判与预防有所忽视。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不仅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然而,其规模庞大、业务多元的特点也容易滋生治理漏洞。该国有企业在接连两起案件中暴露出的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发社会负面评价,这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对区域经济稳定与法治化营商环境产生影响。服务保障支点建设、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帮助该国有企业找准问题,找出对策,承办检察官向其制发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建议内容涵盖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强化法律审查健全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及责任追究、优化合同档案管理等多方面措施,旨在从源头上进行预防,有效防范化解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为企业筑牢法治屏障,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支点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公开宣告会上,民事行政检察部主任、承办检察官李晶宣读了《检察建议书》,并结合基本案情、调查情况、相关建议进行了示证、说理。被建议单位代表现场签收,全面认可检察机关指出的问题,明确表示将认真研究落实,通过扎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开展整改工作,后续及时将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回复检察机关。
武汉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正分别对检察机关采取宣告送达方式以及检察建议书的内容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公告送达借助公开宣告、社会见证的方式,既强化了检察建议的刚性约束,又能借助舆论监督促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这份检察建议书不仅精准指出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更为企业量身打造了一套极具可操作性的“法治整改方案”,充分彰显了检察机关能动司法的担当精神,深刻体现了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支点建设、全面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心。“此次送达只是开始,我们将持续跟进监督整改情况,把服务保障支点建设、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使命扛在肩上,切实以检察力量为企业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平稳运行筑牢法治根基,让司法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劲助力。”武汉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主任李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