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竹根滩镇综合文化站以农家书屋建设为纽带,推动乡村阅读与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显著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务水平和效能,有效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红色领航 文化惠民
一直以来,竹根滩镇积极推行“农家书屋+党建”模式,精心打造红色教育阵地。在各村的农家书屋里,整齐摆放着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等丰富的政策读物,吸引众多农村党员前来学习。
“以前我们的学习资源相对有限,现在好了,农家书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红色书籍。闲暇时来这里翻翻看看,那些感人的红色故事,伟大的革命精神,让我们深受鼓舞,干劲儿更足啦。”沙街村党员罗严顺感慨道。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镇里联合多家社会文艺团队,围绕“全民读书日”“全民健身日”“文艺点亮生活”“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主题,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2024年,累计举办25场次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惠及群众2万余人。
产业助力 童梦飞扬
“前几年开始种半夏,一直想提高产量,但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从哪儿入手。现在好了,专家会在书屋里给我们讲课,教我们科学种植的方法,我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今年收成肯定不错。”群联村村民徐胜红笑着说。
“农家书屋+技术”,让这座小小的书屋成为村民们致富的“智慧宝库”。每到农事繁忙时节,镇农机农技专家和科技员就会走进书屋,开展实用型农技科普和畜牧养殖讲座培训。
与此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群体,竹根滩镇依托农家书屋提供了专属托管服务,构建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网络。通过“阅读+辅导+互动+疏导”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让孩子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以前一到假期我就只能自己待着。现在好了,可以在农家书屋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看书、做游戏,还有爱心老师辅导我们学习,一点也不孤单啦。”今年上四年级的王佳佳开心地说。
2024年,竹根滩村、沙街村、三江村等地的农家书屋在寒暑假推行托管服务,覆盖120余名留守儿童,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
创新发展 服务提质
为更好激发农家书屋的活力,竹根滩镇探索“农家书屋+文明实践”共建模式,创新开展“创平安乡镇 建美丽竹根滩”文艺作品征集比赛,巧妙地将花鼓戏、三句半、快板、锣鼓表演、皮影戏等非遗文化特色与书屋元素相结合。
“这场表演太精彩了,通过这些传统的表演形式,把我们的乡村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活动既能让我们欣赏到美景、好戏,又能让我们感受到农家书屋的魅力,真是一举两得。”家住彭洲村的刘师傅对镇里开展的文艺活动连连称赞。
近年来,该镇先后开展了15次演绎表演活动,产生了多个短视频佳作,被“文明湖北”“湖北扫黄打非”等多个官方平台转发传播。
不仅如此,竹根滩镇综合文化站还在管理和服务质量上下足功夫,从源头上严格把控,规范正版书籍的购进渠道,坚决杜绝非法出版物;设立读者意见反馈簿,及时听取读者意见,补给图书资源,提高服务质量。
如今,竹根滩镇的农家书屋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这些农家书屋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竹根滩镇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