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武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武汉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网易新闻从会上获悉:武汉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7.95%,产生强度从2020年0.31吨/万元下降至0.28吨/万元;农业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0%;武汉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稳定保持100%。
立法创新填补治理空白
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汉于2022年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后,持续深化固废治理体系改革。2023年启动立法调研,2024年列入正式立法项目,《办法》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21条的"小快灵"立法,创新性地将小微企业危废收集、医废"小箱进大箱"等基层实践上升为制度规范,同时针对工业固废与生活垃圾协同处置等新兴需求作出前瞻性安排,构建起覆盖全领域、全链条的监管框架。
科技赋能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工业固废治理方面,武汉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7.95%,产生强度从2020年0.31吨/万元下降至0.28吨/万元;农业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0%,城市固废处置形成"6焚烧、7厨余、2协同、1应急"的日处理2万吨体系,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率相较2020年增长7个百分点,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稳定保持100%。
强化监督管理。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巡查手段,探索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固体废物监控网络,排查整治固体废物非法露天堆放问题。联合公安、城管执法、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部门,形成监管合力,对重点固废实施精细化监管;加快建设固废监管信息平台,推进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制定行业技术标准提升监管效能。结合“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构建固体废物监管“一张网”,实现对各类固体废物的“一屏全览、一网统管”。(记者:邱馨槿 通讯员:陈雅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