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3月6日
从乌兹别克斯坦一回到鄂州
熊小林便应邀来到正在兴建的
“武昌鱼故里”美食城拍短视频
为武昌鱼代言
熊小林是一位在乌兹别克斯坦创业的鄂州女子。19年前,她从段店镇上湖村走出,先在深圳当打工妹,再到浙江与人合伙创业,后又回到家乡承包鱼塘40亩。
看准时机,熊小林接着从葛店到左岭,一路开店到光谷,“2019年,在武汉开了两家店,经营咸阳非遗产品乞丐驴肉。刚开张,就遇到新冠疫情,亏了近200万元。”她向记者坦言个中辛酸。
2022年,得一机遇,熊小林到陕西咸阳寻求发展。在那里,伊马斋饭庄成为熊小林走出国门创业的基地。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我们到中亚几个国家考察了两年,最终将创业的地点选择在乌兹别克斯坦。2024年下半年,伊马斋饭庄在塔什干开张营业。”她说。
到异国他乡创业,难题肯定不少。不过,熊小林说自己打小就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不认命就拼命,是我的理念。8岁时,我曾带两个小伙伴下水摸了两脚盆的虾,卖了20元,不晓得几高兴。到深圳打工,办公室文员我不想干,专挑工资最高的工种干,成了厂里第一个开成型机的女工。”她笑着回忆过去的时光。
到了塔什干,熊小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自己的抖音账号寻找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华人,“一个星期之内,就摸清了华人圈子,主要了解他们经营什么项目,做什么事。”很快,她就给饭庄定好了位,用西北风味美食让远方的游子找到家的感觉,“因为这里来自陕西、河北、山东、河南的中国老乡居多。”
进货、卤菜、备餐送餐,每天忙碌之余,熊小林还自拍短视频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发布,她给自己的账号取名善缘林子,意思是结交有善缘之人。通过社交平台,熊小林拥有了众多粉丝,不知不觉中也成了粉丝们出国创业的“参谋”。
一位武汉新洲的粉丝留言:“把我也带去打工吧。”熊小林直率地回复:“在这边(乌兹别克)开店都是招当地服务员,相对国内的工资,偏低。来这边的中国老乡要么是自主创业,要么是技术人员。不过,当俄语翻译,工资高。”
一位在新疆的湖北随州粉丝问:“自己在新疆卖环卫车,准备来乌兹别克发展,能干啥呢?”熊小林打个“比心”回复:“我是湖北鄂州人,欢迎老乡前来考察。”
在网上
给粉丝当“向导”
在饭庄
她则将店守成了“老乡驿站”
原来,伊马斋饭庄离塔什干国际机场仅两公里的路程,许多中国老乡第一次来,在地图上搜落脚点,最近的就是这家中国店,“打车过来,仅需要相当于6元人民币的费用。”
渐渐地,不少中国老乡往返乌兹别克斯坦多会来店歇脚。大家把行李放在这里,熊小林会帮着照看,让老乡们放心外出购物;有的启程回国,等飞机的时候没有地方可去,熊小林就让他们在店里歇息,空调、茶水全都免费。
有的中国老乡第一次来,没来得急换当地货币,熊小林就先垫付。有一次,有位中国老乡差点被当地出租车“宰”了一刀,“从机场到我们店,只要6元人民币,那个当地司机却要收10万元苏姆(乌兹别克斯坦货币),相当于人民币60元。我们知道后,马上请当地店员前去交涉,按正常费用,先用苏姆垫付。”熊小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