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油库深入推行“师带徒,传帮带”六创新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徐云波、黄新国、曹麟三位资深技师的引领作用,以“精准带教、实战育人”为核心,打造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青年技术骨干队伍。
以老带新:三位技师领航,青年人才破茧成蝶
徐云波:安全与计量的“双料导师”
作为油库首席技师,徐云波凭借在安全监控、计量管理领域的深厚经验,为新进大学生郑威量身定制培养方案。通过“理论授课+中控实操”双轨教学,郑威快速掌握油库信息中控系统操作、安全预警响应及计量数据分析等核心技能。在徐云波的指导下,郑威参与油库智能化安全系统升级 项目 ,推动预警响应效率提升30%,为油库安全运营筑牢技术防线。
黄新国:锻造“三懂”复合型人才
机修专家黄新国打破传统技能边界,将机修、工艺、计量技术深度融合,带领徒弟徐洋、周震开展“全链条”技能培训。通过拆解机泵、绘制工艺流程图、油品计量实操等实战训练,两名新人在通过“三懂”(懂工艺、懂计量、懂机修)技能考核。其中,徐洋主导的机泵维修流程优化项目,将非计划停机时间缩短20%;周震凭借计量检测精准度提升,获评油库“技术新星”。
曹麟:电气维修的“攻坚先锋”
电气专家曹麟以问题为导向,带领青年员工杜飞攻克油库中控大屏黑屏难题。通过逐层排查电路板、精准定位二极管故障,师徒二人自主更换损坏元件,成功恢复屏幕功能,仅此一项为油库节省维修成本近万元。此次实战让杜飞迅速掌握电子设备维修核心技术,并入选油库应急抢修小组,实现从“新手”到“技术能手”的蜕变。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荆州油库以“师带徒”六创新机制点燃青年人才的成长引擎,在技术攻坚与效益提升中彰显国企担当。这一模式不仅为油库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更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鲜活范本。(通讯员 李娅 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