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我市召开持续提升干部能力作风全力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推进大会,进一步凝聚共识增动力、明确目标定方向、部署任务抓落实,释放出以“进”的基调、“拼”的意识、“抢”的状态服务湖北建成支点的鲜明信号。如何找准坐标、扛牢使命?即日起,十堰发布微信推出“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访谈”,邀请全市各地各单位负责人谈体会、谈目标、谈措施,敬请关注。
“全省‘新春第一会’吹响了加快建成支点的冲锋号。”2月18日,郧阳区委书记、区长梅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郧阳区作为十堰建设国家战略水源地的涵养区和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区,必须保持奋发有为的朝气、奋力进取的志气、奋勇争先的锐气,努力在全省建成支点大局中勇当先锋、多作贡献。”
梅华说,对标省委建成支点战略部署,郧阳区站在全省、全市大局中谋划,将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工业强区,力争2026年GDP达到35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4亿元,守好核心水源地,建设滨江花园城。对标市委确定的“五大功能定位”,建设水源地安全保障区,担当十堰建设国家战略水源地的排头兵;建设全国新能源车制造基地,争当十堰打造中国商用车之都的生力军;打造国家级文化旅游示范区,持续擦亮“郧县人”“恐龙蛋”“绿松石”名片,服务十堰建设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全国智慧农业引领区,支撑十堰建设全国绿色农产品输出地;加快建成汉江流域滨江花园城,强力支撑十堰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
实施项目提质攻坚行动。聚焦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249个重点项目、千亿投资规模,打好“领导包联、专班服务、要素直通”组合拳,全力以赴争项目、扩投资。坚持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昊徽储能等60个产业项目投产,确保移民产业园等23个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
实施产业创新升级行动。瞄准新能源、循环经济、生物医药三大赛道,发挥万润新能源、天圣药业等上市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培育壮大3个百亿产业。壮大城运集团、鑫凯铝业等龙头企业,打造3家百亿级链主企业,推动磷酸铁锂市占率稳居全国前三、无人驾驶农机“智”领全国。同步实施“百家优企培育计划”“百家企业创新行动”,深化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建立常态化对接院士机制,强化“基金+服务+资源”招商,推广“产业链+研究院+市场主体”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发挥万润武当实验室作用,加快筹建西安离岸科创中心,力争年内新增规上企业45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高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25%。
实施改革开放赋能行动。深化大财政体系改革,盘活“沉睡资产”。对标省级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建设,服务佳恒科技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厂,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开辟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专线,让更多“郧阳造”走出国门。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发展银发经济、首发经济、直播经济,打造十堰北电商运营、孵化、直播、供应链“四中心”,以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美丽郧阳建设行动。开展“增绿添彩”活动,推进沿江绿道、空中廊道“双道辉映”,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配套提升县城品质,建设“小而美、精而特”的美丽县城。突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联动农户和市场做强蛋鸡、香菇、小窖酒等本土产业,开展“六无乡镇”创建,提档升级乡村建设“6+2”,完善城乡交通路网,全域推进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推进丹江口库区水源地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和“双重”三期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连翘、菌菇、油橄榄等林下经济。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质增效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构建治山、治水、治气、治土全覆盖、立体化的监管体系,确保水质持续向好,建设美丽河湖。
实施文旅融合提升行动。发挥郧阳区位优势,打造以草莓、樱桃、油菜等特产为重点的城市近郊游品牌线路。对标全省文旅“五个一”,主动融入“大武当”,对接“大西安”,重点推进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博物馆、云盖寺绿松石矿山博物馆、大丰仓农耕文化博物馆、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及公园等重大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程,支持沧浪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成4A景区,加快“郧县人”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升郧阳知名度、美誉度。
建功建成支点,关键在干部,核心在落实。梅华说,郧阳区将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持续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强化干部市场思维、法治思维、大数据思维,发扬拼抢精神,高效率、快节奏、扎实干、有作为,持续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实现日有所进、月有所变、年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