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独特的方式将传统神话故事重新演绎,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让人直观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湖北大山里的宣恩县,如同《哪吒》一般欢腾,通过深挖本土民俗文化,展现独特的人文风景,让这个深藏山区的小城旅游市场热度“拉满”。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除夕至正月十五),宣恩县接待游客35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36%、52.38%。
文化引力波,让宣恩成为游客的心头好
“游客对宣恩情有独钟,仅我们旅行社关于恩施的产品,有一半以上都囊括了宣恩,很多游客都是冲着那里的夜游去的。”湖北顺达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朱光英说,“宣恩的夜游不仅是水色与光影,更有故事和文化。”
在首个“非遗版”春节,宣恩县依托当地玉帝七女下凡化作七姊妹山的浪漫传说,大胆创新,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意转化。当地新打造的沉浸式实景秀《七仙女的传说》,游客能看到飞天仙女身披七彩霓裳,脚踏神兽鲲鹏,游客仿佛置身神话世界,开启一场沉浸式穿越之旅。湖南游客邬清波说:“七仙女的表演让我大开眼界,新的技术让传统文化更亮眼。”
元宵佳节,宣恩又举办了“我们的节日——元宵佳节舞祥瑞 中华民族一家亲”2025中南六省舞祥瑞龙狮展演及花灯巡游活动,来自重庆、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舞祥瑞队伍齐聚宣恩贡水河畔,为当地民众和游客带来一场极具民俗特色的文化盛宴。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黄超芬看来,这次的舞祥瑞及灯会极大地彰显了宣恩地方传统文化,“宣恩县民间文化基础厚实,又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来做旅游文章,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游客自然愿意来。”
利用传统佳节,凸显传统文化,做好旅游文章,宣恩还有多次尝试。去年七夕,宣恩在仙山贡水景区举办以“朤月星河共誓,浪漫宣恩同行”为主题的七夕水上女儿会系列活动,其中湖北经典民歌展演,以歌为媒,以歌传情,让广大游客听到了田歌、山歌、号子、灯歌、小调等不同类型的湖北经典民歌(情歌),各种特色的文艺活动,为广大游客编织一场集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与现代光影技术于一体的七夕绮梦,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热度与关注。
依托好故事,打造好项目
每当夜幕低垂,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化身为璀璨的明珠,灯火辉煌中,诗意与烟火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让游客流连忘返。宣恩一直致力于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从兴隆老街的古韵风情到彭家寨的土家文化体验,再到贡水河上的“龙游贡水”项目,宣恩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文化和旅游部评审专家、湖北大学教授赵亮认为,宣恩“讲好了自己的故事”,且打磨出精细、有市场生命力的消费项目,通过营造本地特色氛围,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宣恩有太多当地特色的内容,像兴隆老街展现的土家风情,‘龙游贡水’是必打卡项,宣恩烤鱼更是有十多种口味……这样一些有着明显地域特色和符号的内容,让游玩体验很新奇,游客自然愿意买单。”赵亮说。
在赵亮看来,湖北文旅资源富集,不缺美景,也不缺文化,缺少的是“讲好自己的故事”。他表示,从1992年至2019年,文旅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各地文旅项目快速增长,不少项目并没有找准自身定位。“一窝蜂地开发文旅项目,自身的文化内涵都没有了解清楚,这使得很多项目缺乏长期生命力。《哪吒》系列电影之所以成功,得益于讲好了中国故事及精益求精的制作。我们做文旅事业,同样也应该了解自身的文化属性,再结合老百姓喜爱的表现形式进行呈现,才能有收获。”赵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