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湖北 > 正文

痛悼!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在武汉逝世

0
分享至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兹定于2025年2月10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黄旭华同志遗体送别仪式。

特此讣告。

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2025年2月7日

隐“功”埋名三十年

作为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仿佛将“惊涛骇浪”的功勋“深潜”在了人生的大海之中。“从一开始参与研制核潜艇,我就知道这将是一辈子的事业。”黄旭华曾说。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上小学时,正值抗战时期,家乡饱受日本飞机的轰炸。海边少年就此立下报国之愿。

高中毕业后,黄旭华同时收到中央大学航空系和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录取通知。在海边长大的黄旭华选择了造船。

新中国成立初期,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核威慑。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央决定组织力量自主研制核潜艇。黄旭华有幸成为这一研制团队人员之一。

执行任务前,黄旭华于1957年元旦回到阔别许久的老家。63岁的母亲再三嘱咐道:“工作稳定了,要常回家看看。”

但是,此后30年时间,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父亲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见他一面。

1986年底,两鬓斑白的黄旭华再次回到广东老家,见到93岁的老母。他眼含泪花说:“人们常说忠孝不能双全,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直到1987年,母亲收到他寄来的一本《文汇月刊》,看到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里有“他的爱人李世英”等字眼,黄旭华的9个兄弟姊妹及家人才了解他的工作性质。

与对家人隐姓埋名相比,黄旭华的爱人李世英承担了更大压力。忙时,黄旭华一年中有10个月不在家。结婚8年后结束两地分居,李世英才知道丈夫是做什么的。

“他生活简单随性,出去理发都嫌麻烦。后来,我买了理发工具学会理发,给他剪了几十年。”李世英说。

攻坚克难铸重器

核潜艇,是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当时,我们只搞过几年苏式仿制潜艇,核潜艇和潜艇有着根本区别,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对内部结构更是一无所知。”黄旭华回忆说。

在开始探索核潜艇艇体线型方案时,黄旭华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艇型。最终他选择了最先进、也是难度最大的水滴线型艇体。

美国为建造同类型核潜艇,先是建了一艘常规动力水滴型潜艇,后把核动力装到水滴型潜艇上。

黄旭华通过大量的水池拖曳和风洞试验,取得了丰富的试验数据,为论证艇体方案的可行性奠定了坚实基础。“计算数据,当时还没有手摇计算机,我们初期只能依靠算盘。每一组数字由两组人计算,答案相同才能通过。常常为了一个数据会日夜不停地计算。”黄旭华回忆说。

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为了在艇内合理布置数以万计的设备、仪表、附件,黄旭华不断调整、修改、完善,让艇内100多公里长的电缆、管道各就其位,为缩短建造工期打下坚实基础。

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是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克难攻坚的法宝。

除了用算盘计算数据,他们还采取用秤称重的方法:要求所有上艇设备都要过秤,安装中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过秤。几年的建造过程,天天如此,使核潜艇下水后的数值和设计值几乎吻合……

正是这种精神,激励黄旭华团队一步到位,将核动力和水滴艇体相结合,研制出我国水滴型核动力潜艇。

克己奉献乐其中

核潜艇战斗力的关键在于极限深潜。然而,极限深潜试验的风险性非常高。美国曾有一艘核潜艇在深潜试验中沉没,这场灾难悲剧被写进了人类历史。

在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中,黄旭华亲自上艇参与试验,成为当时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所有的设备材料没有一个是进口的,都是我们自己造的。开展极限深潜试验,并没有绝对的安全保证。我总担心还有哪些疏忽的地方。为了稳定大家情绪,我决定和大家一起深潜。”黄旭华说。

核潜艇载着黄旭华和100多名参试人员,一米一米地下潜。

“在极限深度,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的压力是一吨多,100多米的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巨大的海水压力压迫艇体发出“咔嗒”的声音,惊心动魄。

黄旭华镇定自若,了解数据后,指挥继续下潜,直至突破此前纪录。在此深度,核潜艇的耐压性和系统安全可靠,全艇设备运转正常。

新纪录诞生,全艇沸腾了!黄旭华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和激动,即兴赋诗一首:“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正是凭着这样的奉献精神,黄旭华和团队于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性能均超过美国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建造周期之短,在世界核潜艇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1970年12月26日,当凝结了成千上万研制人员心血的庞然大物顺利下水,黄旭华禁不住热泪长流。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新中国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

几十年来,黄旭华言传身教,培养和选拔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他常用“三面镜子”来勉励年轻人:一是放大镜——跟踪追寻有效线索;二是显微镜——看清内容和实质性;三是照妖镜——去伪存真,为我所用。

激励人才攀高峰

1994年,黄旭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2月10日,黄旭华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年9月29日,黄旭华获颁“共和国勋章”;2020年1月10日,黄旭华获颁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1年,黄旭华向中国船舶集团所属第七一九所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以助力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装备研制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船舶集团所属第七一九所遵照院士意愿,设立“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制定了《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管理办法》,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该奖励基金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于奖励为推动装备研制事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

痛别黄老

一路走好!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甘肃省提级调查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

甘肃省提级调查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

潇湘晨报
2025-07-12 21:33:45
央行突击降准的牛市!7月13日,A股市场将继续上攻?

央行突击降准的牛市!7月13日,A股市场将继续上攻?

风口招财猪
2025-07-13 01:19:14
42岁苍井空老师红色性感裙子亮相,童颜巨乳,少女感满满

42岁苍井空老师红色性感裙子亮相,童颜巨乳,少女感满满

说真话的小陈
2025-06-25 09:25:05
朱媛媛刚走,曹颖也自曝患癌:没多少时间了,害怕看不到儿子长大

朱媛媛刚走,曹颖也自曝患癌:没多少时间了,害怕看不到儿子长大

子芫伴你成长
2025-05-22 22:06:13
《教父》:判断一个人的层次高低,不要看他的穿衣打扮,而是要..

《教父》:判断一个人的层次高低,不要看他的穿衣打扮,而是要..

诗词中国
2025-07-12 14:27:23
儿子被同学打成重伤,对方嚣张跋扈宣称随便告,我拨通了岳父的电话

儿子被同学打成重伤,对方嚣张跋扈宣称随便告,我拨通了岳父的电话

五元讲堂
2025-04-18 15:04:05
网传女兽医强奸男律师,流着大姨妈也要做,男律师身上全是证据

网传女兽医强奸男律师,流着大姨妈也要做,男律师身上全是证据

社会酱
2025-07-09 17:55:25
22岁美女至今不能正常生活,只因被骗缅北,惨遭两个月“双开门”

22岁美女至今不能正常生活,只因被骗缅北,惨遭两个月“双开门”

黑猫故事所
2025-04-03 17:42:20
劳力士代言人斯瓦泰克完胜阿尼西莫娃,首夺温网成年组女单桂冠!

劳力士代言人斯瓦泰克完胜阿尼西莫娃,首夺温网成年组女单桂冠!

全网球APP
2025-07-13 01:14:38
“我能和你发生性关系吗?”

“我能和你发生性关系吗?”

法律读品
2025-04-17 16:00:31
媒体专家在夸经济,网友们却说出了这十个细节

媒体专家在夸经济,网友们却说出了这十个细节

清晖有墨
2025-07-12 09:21:03
48小时破案!三车甘肃遭三角钉伏击,亲历者:我们差点困死无人区

48小时破案!三车甘肃遭三角钉伏击,亲历者:我们差点困死无人区

阅识
2025-07-12 23:44:44
国足58岁主帅看傻了:24岁国脚无人防守时传中,一脚把球踢出了界

国足58岁主帅看傻了:24岁国脚无人防守时传中,一脚把球踢出了界

风过乡
2025-07-12 20:28:42
1941年李讷贴身保姆被奸杀,保卫部:排队去洗澡,巧妙找出真凶

1941年李讷贴身保姆被奸杀,保卫部:排队去洗澡,巧妙找出真凶

纪实文录
2025-07-03 18:00:55
如果未来2到3年,我们长期处于通缩的环境,什么人最吃亏?

如果未来2到3年,我们长期处于通缩的环境,什么人最吃亏?

流苏晚晴
2025-07-12 21:42:35
杨少华去世前杨伦曾对杨议说:老爷子最近这段时间有点折腾

杨少华去世前杨伦曾对杨议说:老爷子最近这段时间有点折腾

说说史事
2025-07-12 22:33:58
这下事情闹大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天水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发声…

这下事情闹大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天水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发声…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07-10 12:45:20
美媒:杨瀚森至少能到比尔-沃顿的水平 说像约基奇还为时过早

美媒:杨瀚森至少能到比尔-沃顿的水平 说像约基奇还为时过早

直播吧
2025-07-12 14:35:11
杨少华的女保姆火了!1个举动说明关系不简单,原来一切早有迹象

杨少华的女保姆火了!1个举动说明关系不简单,原来一切早有迹象

手工制作阿歼
2025-07-13 00:44:43
男子冒充外卖员入户,与女主播发生6次关系,女子哭诉:还带道具

男子冒充外卖员入户,与女主播发生6次关系,女子哭诉:还带道具

书画艺术收藏
2025-07-02 19:10:03
2025-07-13 05:24:49

头条要闻

尹锡悦被收押后 身边人士称其或申请前往外部医院治疗

头条要闻

尹锡悦被收押后 身边人士称其或申请前往外部医院治疗

财经要闻

中国超半数城市人口下滑,什么信号?

体育要闻

夏联-开拓者大胜勇士 杨瀚森首秀10+4+5+3帽

娱乐要闻

鹿晗账号解禁后首晒自拍,涨粉超400万

科技要闻

Kimi深夜整活,开源了首个万亿参数模型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时尚
健康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女人“优雅到老”并不难,别随便穿衣,这4个方法真的超实用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防部承认美空军基地在6月被伊朗导弹击中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