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在团风县马曹庙镇朝阳山村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里,一座座果蔬大棚成方连片,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在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朝阳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全三的带领下,记者沿着笔直的柏油路一路向前,不到3分钟的车程,抵达团风县佳慧草莓采摘园。
走进草莓大棚,暖气扑面而来,整个人都被空气中弥漫着的甘甜果香所包裹。抬眼望去,阳光经过大棚膜布的折射,轻抚着田地间绿油油的叶片。叶片下,一颗颗粒大饱满的草莓点缀其间,鲜艳欲滴、色泽诱人,夹在其中的朵朵白色小花也在含苞怒放,静待成熟。
“这是我们今年尝试的新品种‘粉玉’,和往年的‘红颜’相比,口感更脆。”大棚的主人左建介绍。
左建是朝阳山村二组村民,曾是团风县脱贫示范标兵。通过种植草莓,左建不仅脱了贫,还步入了小康。现在,他不仅是团风县佳慧草莓采摘园的老板,更是整个朝阳山村的致富带头人。
2018年,驻村工作队从鄂州西流港公司引进草莓大棚种植产业,发动群众参与草莓种植,左建主动报了名。“那个时候家里正缺钱,驻村工作队送上门的机会,当然要试一试。”左建回忆说。
种草莓是个精细活,那时的左建对草莓种植可谓是一窍不通。
缺技术指导,怎么办?在工作队牵线搭桥下,朝阳山村成为省农科院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在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全三的手机通讯录常用联系人里,存着省、市两级农科院十几位专家的电话,村民一旦遇到技术难题,第一时间联系专家“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为保障草莓种植提质增量,驻村工作队加强技术培训,去年多次组织草莓种植户到省农科院经作所草莓种植中心参观学习,邀请农科院草莓专家到村指导3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0多人次。”李全三介绍。
就这样,从最初每天跟着西流港公司的技术员,一个点一个点记,一个棚一个棚钻。再到如今,省农科院韩永超等专家团队送技术上门,左建边学习边实践。
左建的经历只是朝阳山村发展设施农业的一个缩影。如今,朝阳山村建有蔬果大棚120个,占地200亩。其中,草莓种植面积约40亩,每亩产值约3万元。2024年,朝阳山村集体收入达35万元。
李全三表示:“工作队将锚定‘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理念,引进先进的架式无土栽培技术,大力发展草莓无土栽培,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