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一栖居,一步一景一画卷
道路宽阔平坦,田野广袤无垠
农家干净整洁,车间机声隆隆
……
仲冬时节,漫步老新镇
大街小巷满眼皆秀
一幅清新干净的小镇画卷徐徐展开
老新
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老镇
正日新月异绽放新姿
实现新的跨越
工业经济迸发新活力
近日,位于老新镇的湖北心辉粮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上谷、打米、包装、贴标签等工序,晶莹剔透的大米被打包成各种规格的包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厂区另一侧,该企业年产3亿元的潜江虾稻全智能数字化加工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现场钢架林立、机器轰鸣,施工人员正在加紧搭建主体钢构,建设场面热火朝天。
“今年着重品质把控、客户维护,收购、销售形势大好,现已累计销售大米4.5万吨,同比增长8%。”湖北心辉粮油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许向辉说。
走进湖北省良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年产1.2万吨特色水产食品智能加工基地一派火热的施工景象。
“我们采用行业领先的加工设备,从原材料筛选到成品包装,全方位实现智能化精准管控,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的高品质与稳定性。”湖北省良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行政经理吴明海介绍。
心辉粮油和良成科技的蓬勃发展,是老新镇全镇经济活力迸发的缩影。而这,得益于该镇良好的营商环境。
“今年,我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面落实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全过程帮办代办,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紧盯心辉粮油、良成科技、恒派商贸、玖艾中药材等重点项目,持续加强土地、用能、金融等要素供给,全面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老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泽雄说。
农业产业迈上新台阶
走进老新镇洪河村众铭蛋鸡养殖合作社,只见一排排鸡笼整齐排列,每只蛋鸡都住在安装了空调、温度恒定的“别墅”里。
“日捡鸡蛋1.8万枚,日利润3000元左右。”农户彭泽英介绍,仅他一家鸡场,年纯收入就达30万元。
同为该域内的楚敏家庭农场,大棚内冬种蔬菜蓬勃生长,大棚外小包菜幼苗长势喜人。
楚敏家庭农场负责人蒋代政介绍,目前水稻育苗、蔬菜种植效益不错,本季莴笋预计两个月后陆续上市,小包菜也可在明年4月中旬上市。按照目前产量预算,届时亩产量可达7000斤,亩均收入约6000元。
近年来,老新镇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努力走出一条富民增收新路子,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等国字号荣誉。
今年,老新镇坚持抓特色、树品牌、促融合,持之以恒推动虾-稻双轮驱动发展,深入实施“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稳定虾稻种养面积8.6万亩,提档升级秀河等4个万亩虾稻共作基地和刘场等18个千亩虾稻基地,小龙虾年产量1.29万吨,虾稻年产量4.6万吨。
——着力夯实农业基础。稳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做强现代农业基础支撑,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2.1万亩,覆盖率达94.8%,硬化产业道路33.9公里,铺设田间碎石路21.7公里。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推进兴隆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农业生产效率和装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奋力推进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米高粱、葡萄等特色种植3000余亩,建设设施蔬菜330亩,探索芍药、牡丹等林下经济种植,规范生猪、肉牛、鸡鸭等畜禽养殖86家,农业种植养殖产业蓬勃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6家、家庭农场27家。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坚决扛牢压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8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7840万斤以上。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全面完成基本农田非耕地整改和耕地流出整改160亩,销号图斑27个。
城乡面貌焕发新魅力
“有了新路灯,夜晚散步有了去处,收虾路也亮堂起来了。”近日,老新镇秀河村虾农纷纷为亮起的太阳能路灯点赞。
小路灯,大民心,民之所想心之所系。在老新镇,这样的惠民工程不胜枚举……
该镇坚持“高质量”为第一标准,深入推进城镇能级提升工程,城乡面貌焕发新魅力。
——规划引领,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全力推进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形成初期成果。有序开展详细规划编制,31个村庄单元和2个城镇单元形成初期方案。全覆盖完成集镇大街小巷、单位庭院黑化、绿化、亮化、美化。集中城镇人口,集聚商贸产业,完成新型城镇化一期、二期项目,建成老新商贸新区。不断拓展生态休闲空间,新建新区广场、口袋公园、电排河生态景观带等。
——干群结合,循序渐进美化乡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行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全过程、各环节,持续提升群众主人翁意识。截至目前,累计清理积存垃圾1500余吨,清理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膜秧盘等废弃物810余吨,拆除乱搭乱建、旱厕茅坑、断壁残垣等370余处,清理河渠杂草杂物860余立方米,“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秀美画卷逐步显现。
——常长兼顾,实现集镇美丽蝶变。结合全国文明城镇创建,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开展集镇管理,清洁牛皮癣、小广告、墙体喷雾等400余处,清理“空中飞线”20余处,修补整改破损井盖、倾斜路灯、破烂广告等210余处。严格落实“门前五包 ”,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清收转运市场化,全方位清扫主干道路、背街小巷、单位庭院等,专项整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拆除违规雨棚、遮阳棚100余处,劝导违规停车200余起 ,实现集镇秩序 井然、面貌一新。
“2025年,我们将聚焦‘党建做硬、产业做强、商贸做活、城镇做靓、乡村做美’五大板块持续发力,坚持强招引与重培育双轮驱动、夯基础与创特色齐头并进、优布局与共建管同向发力、守底线与保稳定协同共治,加快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生态宜居秀美镇,努力为全市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老新镇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