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渔洋镇依托自身资源禀赋
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
和现代种养业融合发展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仲冬时节,位于渔洋镇七一村的湖北楚螺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田螺加工,一旁的仓库内,成品田螺已装车,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您放心,这批货今天就能全部发出。”该公司生产经理谢先伟挂断客户电话后,立刻指挥工人搬运产品。
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田螺和小龙虾等水产品的深加工。其主打产品“麻辣田螺”“香辣嗦螺”“调味钉螺”和“调味花螺”,深受市场认可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畅销全国各地及海外地区。
“目前,高峰期每天收购鲜活田螺10万多斤,能产出成品近3万斤。随着年关将近,田螺、毛豆等特色产品迎来了销售旺季,工人们正加班加点生产,以满足订单需求。”谢先伟向记者介绍。
为进一步提升产能和效益,该公司今年3月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从半自动加工升级为全自动生产线,日产量从2万包提升至3万包。
谈及企业未来发展,谢先伟信心满满:“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成功打造了渔洋镇江岔垸万亩虾稻共作养殖基地和毛桥村2500亩‘虾-稻-螺-菜’综合种养基地。今年,我们又投入6000万元资金,新建厂房和车间,预计建成投产后,将达到10000吨的生产能力。”
水产品加工红红火火,蔬菜丰收喜上眉梢。
在快岭村,连片的西兰花长势喜人。村民们手持小刀,弯腰在田间将成熟的西兰花采摘收割,再装上三轮车,送往吉信家园蔬菜种植合作社。
“从11月中旬开始,我们每天平均收购西兰花5万斤,收购价每斤1.8元左右,亩产值约4500元。”吉信家园理事长袁作信说。
围绕“旱田种菜,水田养虾”的农业产业结构,吉信家园动员广大农户发展高产高效的蔬菜种植模式,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销售”的模式,大力推进西兰花有机蔬菜种植。以快岭村为中心,将产业版图发展延伸到了总口管理区及监利市新沟镇等地,种植面积从开始的500余亩扩展至3500余亩。西兰花秋种冬收,不仅解决了“冬闲田”问题,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如今,渔洋镇涌现出“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市场+生产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在这片农业沃土上开枝散叶。楚螺香、运昌米业和君盛蔬菜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加入,让全镇农业走上产业化、智慧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乡村产业振兴上下功夫,充分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强化政策扶持,大力发展田螺、小龙虾、西兰花等特色优势产业,让乡村产业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农村农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