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岁月镌刻梦想,奋斗铸就华章。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今天的中国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全媒体今起开设“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专栏,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坚定不移推进花湖国际机场和武汉新城建设,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鄂州贡献。
数字时代,数据说话。
据统计,到2023年底,鄂州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18家,是2007年的6.7倍;实现增加值212.75亿元,是2007年的9.8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7件,获评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城市。
数据是奋斗者留下的足迹。近期,市统计部门推出“数说75年鄂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这是其中的一组数据。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我市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型高质量发展,创新、绿色、人才成为“三驱”动力标配。
PART01科创动力奠定产业基石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我市进出口总额50.8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52.9%,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其中,跨境电商呈高速增长态势,上半年进出口总额突破3亿元,去年同期为235万元。
这组数据的背后便有花湖国际机场的一份科创力量。在面积达75万平方米的顺丰转运中心,单件货物分拣完毕,最快5分钟;生鲜食品从航班落地到提离,不会超过4个小时。
货到花湖快,进入数字孪生这个技术赛道是关键,相当于给每件快件插上了“数智翅膀”。到目前,花湖国际机场已累计申报受理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62项,顺丰转运中心分拣系统国产化率达99.5%。
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货物处理速度成为货到花湖快的核心动力。科创动力奠定产业基石,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在省市共同推进下正加快打造。
东边在“飞”,西边闪“光”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鄂州如何不再负“重”前行实现“轻快”转型科创的种子开启鄂州大地上的成长旅程也在悄然改变着鄂州的发展轨迹
今年10月30日前,总投资34亿元的长飞光纤葛店科技园项目将实现结构封顶。建成投产后,长飞光纤葛店科技园项目将成为国内最大光学石英材料生产基地。
抢抓花湖国际机场和武汉新城建设两大省级战略,“光芯屏端网”产业链在鄂州正在做实、做强。
如今,以华工法利莱为龙头的30余家企业,构建起鄂州激光产业链;三安光电、芯映光电、瑞华光电,成为“芯”光点点;容百锂电、南都电源、虹润新能源,成为新能源的动力之源;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光谷联合科技城、宏泰产业园、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成为孕育科创企业的“温室大棚”。
据统计,截至9月9日,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018家,覆盖光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重点领域,这批企业正在重构鄂州产业新格局。
PART02绿色动力铺陈发展底色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数据显示,今年1—7月,鄂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3.6%,较2023年同期增加5.3个百分点。
对空气优良,数字表达有些抽象,感性认知又是怎样?答案,站在南浦虹桥西望便可找到。蓝天白云之下,鄂钢厂区那林立的烟囱湖中倒映,烟囱里不见昔日的“黑龙飞天”。
在“2022—2023年度中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定量评价和排名中,鄂钢公司荣获中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AA级企业,桥梁钢、船板钢等拳头产品挺起大国重器的脊梁。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对绿色的呼唤,鄂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2010年后,鄂州打响一场“蓝天保卫战”。
西山脚下的原八一钢厂搬迁,2015年2月,投资亿元的西山公园广场在此建成并开园迎客;南边,随着鄂钢“英雄炉”544高炉的拆毁,鄂钢启动建设“绿色智慧城市钢厂”,并成为国家3A景区。
今年初,鄂钢被省政府授予“第七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其工业旅游景区入选全省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
鄂州是鄂东钢铁建材走廊的重要节点,除了鄂钢这个龙头外,汀祖镇曾因其矿产资源丰富而富甲一方。然而,它也“荣获”了一句民间颁奖词:“地下挖个稀巴烂,一年赚个几百万。”
好景不长,汀祖镇面临资源枯竭,可持续发展乏力,全长6000米的陈盛港见证了兴与衰。曾经,沿线小选厂排出的选矿污水,使陈盛港水质污染、港渠淤塞。
如今,经过综合治理,陈盛港沿线成了汀祖镇“十里画廊”,绿色动力为这片土地开辟了新的赛道。
四好公路,连城乡。这条“画廊”两侧,岳石洪村变成了现代版“桃花源”,成为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四峰山滑翔伞、热气球、国防教育基地、栖客露营基地、共享菜园、陶家海登山步道、儿童素质拓展华兆乐园、环稻田七彩自行车等户外运动,重构了华伍村乡村产业。
青山绿水,美乡村。百湖之市,治水从湖开始。迈进新时代,鄂州开始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出最彻底的水资源保护举措,奏响了时代强音。
自2013年起,鄂州对境内119个湖泊统一登记,编号管理,实施“水”“源”同治,实现人水共生。梁子湖全面禁捕限养,鸭儿湖水系实现八湖连通,青天湖、曹家湖、垱网湖等14处圩垸实现永久性还湖,洋澜湖实现江湖连通,自然生态修复让花马湖“长大”了2000余亩。
长江经济带实施生态保护,鄂州86.7公里长江岸线上,非法码头被拆除,敏感工业园区被迁出,非法采砂船无处遁形。
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鄂州的经济发展未来可期。
PART03人才动力“点火”发展引擎
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更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22.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超20%。到目前,我市已建立起架构清晰、门类齐全的“新鄂州人”系列人才政策体系,人才占总人口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7年,鄂州出台《关于实施“新鄂州人”计划推进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的意见》,计划用5年时间,培育、引进一大批具有新理念、拥有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新鄂州人”。
到今年,“新鄂州人”政策已由1.0版本升级为3.0版本,并延伸出了一年一次的“鄂州人才周”。
现在,从学生到白领,从技能人才到业界“大佬”,“新鄂州人”系列人才新政分类揽才。面向高层次人才,出台“梧桐计划”;面向事业单位人才,出台新的“人才池计划”;面向企业人才,出台“人才强企”工程;面向大学生人才,出台“才聚荆楚·智汇鄂州”工程。
在今年7月22日举行的第二届“鄂州人才周”上,湖北人工智能学院、莲花山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
“莲花山研究院最大的成果是,2005年研究并诞生了世界首个大型的图像/视频解译数据库和AIGC场景应用,鄂州是世界大数据和AIGC应用的诞生地。”院长朱松纯说。
筑巢“引凤”抢先机,早在20多年前,鄂州便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那一年,朱松纯回乡探亲,被特聘为市政府高级顾问。
2004年夏,朱松纯等专家赴莲花山考察,希望在这里建立一家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机构,为有志青年创建一个施展才华的科研平台。
这一建议很快被采纳。鄂州市在莲花山风景区为这个年轻的团队提供了一栋办公楼,以及100万元启动资金和价值30万元的办公设备。2005年10月,湖北莲花山计算机视觉与信息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在这里,这个创新团队建立完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人工标注图像与视频数据库,为通用视觉芯片VPU的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功申报了“基于感知学习的大型全局图像语义解译系统”“支持先进装备模拟训练的轻量级飞行模拟器”等5个国家863项目。
20年过去,莲花山风景区的这栋小楼成功“点燃”人工智能新赛道的引擎。正如参加“鄂州人才周”的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始人朱胜利博士所说,“鄂州是一座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城市,一系列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与规划,展现出这座城市对人工智能、对人才以及对新技术领域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城市因才而立,因才而兴。随着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和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鄂州必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鄂州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