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行驶在张金镇广袤的土地上,一条条整洁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在乡野间纵横交错,一辆辆满载农副产品的车辆在乡村公路上穿梭往来,建好管好的农村公路不仅让乡村变得更美了,也让老百姓出行更方便、生活更幸福。
张金镇地处潜西南,与周边四镇四场接壤,234国道、350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据统计,张金镇公路里程达180公里,其中国省县级80公里,乡村100公里。近年来,该镇推行“路长制+”模式,将路长制与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民服务等工作协同推进,全镇道路安全管理质效与沿线居民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护率达100%,农村道路刷黑率较上一年提升22%。
聚力巡查管理 压实责任做“加法”
“以前门口货车多,把路面压得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难以出行,长时间都没有人来修。现在有了路长制办公室,有问题找他们马上就可以得到处理。”巩心村村民傅维军高兴地说。
“恶劣天气必上路、设施缺失必上报、简易路障必清除、视线遮挡必整改。”基于这一工作机制,张金镇通过健全完善“总路长+国省县道、乡村道路长”组织体系和“镇有巡查员、村有护路员”路政管理体系,并定人定路定责,全镇设置县、乡、村道路长197名,设置护路员37名。构建“1+3+N”的道路巡查管护体系,形成以路长牵头抓总,段面负责人、护路员为主,村“两委”班子、志愿者等力量共同参与的道路治理模式。
今年以来,该镇镇村两级路长按工作要求,紧盯人、车、路要素,累计巡路20余万公里,参与协调交通意外事故6起,反馈并及时制止未经审批占道打围、开口接道等侵占路产路权和破坏公路设施行为34起,实现镇域内道路的动态化、规范化管理。
深化多方共筑 交通违法做“减法”
10月12日,记者从张金镇路长制办公室了解到,多年来该镇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保持“零发生”,死亡事故起数和人数均呈下降趋势。
“将基层治理触角优势与专业力量管控优势紧密结合,整合各方力量,共建平安公路,建立以镇平安建设办公室、综合执法中心、派出所、交通分局、交警大队为主体的‘一路多方’联动机制,积极探索推行‘路长制+警长制’,健全‘路长+警长+护路员+劝导员’深度融合机制。”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推动各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中心、文化宣传中心建立交通安全劝导站,协同做好道路日常巡查、交安设施维护、安全文明出行等工作,向群众讲解闯红灯、逆向行驶、随意调头、农用三轮车和载货汽车违法载人、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引导大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7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有效降低了路面交通事故风险。
截至目前,张金镇路长制办公室联合派出所、交警大队深入村庄、道路,对“两违”(违法超员、违法载人)、酒驾醉驾、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整治行动”26次,执法人员共检查车辆5000辆次,其中查处酒驾醉驾45起,未系安全带、逆行等530余起。
强化合力共建 基础设施做“乘法”
在化家湖村张龙路,记者看到,路面平坦宽阔、干净整洁,标示线清晰醒目,行车体验非常舒适。
“张龙线重新铺设刷黑之后,不仅变得宽敞了,面貌更是焕然一新,每次骑车经过都感觉很惬意。”村民蒋平高兴地说,重新铺设沥青路不仅让道路更加美观畅行,更让村民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感。
今年以来,张金镇大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以“路平、村通、灯亮、街净”为目标,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完成张金霸高线、张龙线22.2公里刷黑工作;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稳步推进户户通项目、村组道路加宽、危桥改造工作;持续推动350省道升级改造;新增公交线路5条,进步村等3个村公交进村工作正有序推进,基本形成“城镇通、镇乡通”的公路网。
此外,该镇聚焦集镇道路基础设施功能短板和不足,自筹资金全面推动小城镇提升功能建设,开展路灯夜查,更换全镇11条路灯线路破损LED灯头;筹资20多万元,在主要交通路口架设交通信号灯、增设减速带、加装护栏,为镇域发展“舒筋活络”。
如今的张金镇,一条条道路笔直穿行、一辆辆公交客运穿行城乡、一条条特色鲜明的农村公路按规划建设,国道、省道、县乡村道纵贯南北、连接东西、辐射八方,织就成一张便捷高效的交通路网,成为群众致富的“小康路”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