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青春湖北”粉丝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又到了每周五晚的“悦学习·跃青春-青智阅读”专栏,今天是团团陪大家读书的第79期。今晚,团团带大家阅读《袁隆平的世界》,一起来怀念袁隆平院士。
2024年9月7日,是袁隆平诞辰94周年。仰望星空,有一颗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名为“袁隆平星”。今天,我们一起来怀念这位巨星。他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而且始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头雁”,被海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就是袁隆平。
袁老生前常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为这句话作了最好的注脚。
《袁隆平的世界》是国家一级作家、“中国出版政府奖、老舍散文奖、郭沫若散文奖”等奖项得主陈启文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展现了袁隆平的人生经历,同时塑造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的群像,写出了他们与国家、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传递了昂扬向上的力量。
从人生到事业
一位扎根稻田,耗尽一生心血帮助人类远离饥饿;一位恪守真相,依托锲而不舍的行走著书立说。当两个有故事的人相遇,便成就了报告文学《袁隆平的世界》。在长达两年的田野调查与追踪采访里,袁隆平如实道来,作家陈启文秉笔直书——这是两人之间的约定。
这是一部真正的长篇,45万字,超过了以往所有关于袁隆平的纪实著作,也几乎“穷尽”了关于袁隆平的一切,从他的人生到他的事业。书中,有袁隆平“刚果布式的笑容”,有40℃高温下稻田的芬芳,有袁隆平青年时代刻骨铭心的初恋,有饥饿的小提琴,有团队探索的艰辛和喜悦,有杂交水稻科学探索历程的第一次公开,有转基因疑云的辨析与厘清……这部经典作品被誉为独具思想力与国际意义的科学家报告文学大突破。
本书真实而简洁地还原了袁隆平所经历的复杂生活感受和艰辛事业道路。他小时候因遭遇军阀混战及抗日战争而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沿路举家逃难、面如菜色的同胞,荒芜的田野和满目疮痍的土地,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他产生了“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的认识。尤其是母亲对袁隆平“博爱、诚实”的教育,也在他心里竖立起“要想不受别人欺侮,我们中国必须强大起来”及“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的目标追求。
《袁隆平的世界》在很多地方通过袁隆平的自身经历和人生故事细节,寻找其立生之本和精神情感的形成根源。正是这些真实的社会人生内容,让读者感受到袁隆平鲜活形象的性格,见识到他独特的人生道路和精神情感世界,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袁隆平。
“这是我写得最为艰辛的一本书”
两年的时间里,陈启文一路追随袁隆平的身影,马坡岭、安江、雪峰山、北京、海南、安徽……袁隆平在前行,陈启文在追寻。为了了解中国杂交水稻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桥头堡菲律宾,陈启文在菲律宾的稻田里跋涉了10多天;为了懂得杂交水稻,陈启文跟随袁隆平走入稻田,感受烈日下的稻花香和阵阵热浪。
采访累了便写作,写累了便采访,最长一次陈启文连续写作16个小时。陈启文曾说过,此次创作是一场艰难的修行,一切围绕一个世界级顶尖级的、战略性的农业科学家,世界的、中国的平民科学家,不为立传,只为还原。
采访中,陈启文将质疑一一列出,袁隆平一一作答。面对误解和偏见,袁隆平没有激辩,而是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书中提到,“不知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无论别人怎么兴风作浪,他早已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从容和淡定,但有一点他是毫不含糊的,那就是科学。”
在追溯袁隆平的人生和科学世界时,陈启文逐渐觉悟到,任何一个科学家的成功都绝不是偶然的,也不仅是单纯的专业水平所决定的,还必须有高贵的人格和精神境界作支撑。袁隆平漫长的一生中,一直与中国现当代的历史进程结伴而行,唯一不变的是,他心里装着民以食为天里的“天”。中国科学家播下的,不仅仅是一颗颗水稻的种子,带给世界以粮食的充实和物质的繁荣,更是一颗颗和平的种子,为人类和谐共存、文化融合,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世界上,“吃饭的事情最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决心学农。母亲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袁老却“死活要学”:“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那时起,袁老把自己比作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
有人说,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水稻杂种,曾有不少国家科学家研究过,并未成功。根据实践,袁老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无惧“这是对遗传学无知”的嘲笑,投身这一研究。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也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袁老一生。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一粒良种,千粒好粮。”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让杂交水稻技术冲破了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证明这是科学,更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田间地头、在试验场地,袁老顶着夏天的烈日、走过秋天的泥泞、踏着冬天的风雪,教人们“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带更多人迎来春天的朝阳。袁老说,“我始终觉得,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时刻警惕。”今天,继续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盼行至您的梦里,良田万里,禾下乘凉”“翁里有米,心中不慌,风吹稻香,千古流芳,国士无双”……2021年5月,袁隆平院士逝世,无数留言满载思念。袁老,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如今,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正当追梦不止、前进不止、奋斗不止!
稻浪滚滚稻花飘香我们永远怀念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