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纷繁的脉络中
有这样一群人
穿行在每一条街巷之间
市民对他们最深的印象
是马路上的“哨兵”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他们不断丰富职能
从交通优化到路面查缉
从源头治理到部门协作
……
变化的
是服务理念、科技手段、工作效率
不变的
是昼夜兼程、风雨无阻、与民同行
让我们随着镜头
去看看变与不变的他们吧
开车进入青山有很多种方式,但界限最分明的方式,一般都会配上那一句——“已经下了二七桥了”。如果你跟我一样,经常从和平大道立交进入青山区,在车子下了引桥后的一个红绿灯,左手边是武钢宾馆,十字路口是穿着绿马甲的交通警察。没错,我来到了青山脚下。
今天,就在这个十字路口,一辆直行的公交车和转弯的小轿车擦到了。跟拍青山交警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了。我纠结在哪停车的工夫,50+的老交警鲍洋已经让两个司机把车子靠边了。
这位鲍警官一开口,我就知道问题差不多要解决了。“我看了,就擦了面上一层灰,你是右转弯,你的责任,走自己的保险行不行?”得到小车司机的同意后,他又把公交司机叫到一边,“你车子冒的事,自己走咧,我跟他说了走自己的保险,你这边也冒的问题撒。”鲍警官现场出具了责任认定单。
因为经常和群众打交道,他已经练就了用聊天的方式,专业地处理问题。(而我慌张地相机参数都没有调好。)
“这得快点搞,不然的话要堵到二七桥的引桥上面去了”,他一边说一边紧自己的领带。“您家怎么还打着领带啊?”他回复,“这三伏天的太阳太狠了,我怕晒,所以穿的长袖制服。打领带是规范着装,我还戴了领带夹。”
交通事故这种事,如果发生在主要路段,还有监控可查。如果发生在一些小路上,那工作量就有点大了。
青年民警彭博海就正好遇到了。一对赶着去上班的青年夫妻,在一条拐弯的小路上,把赶着去跳广场舞的婆婆撞了。
夫妻俩想着先救人,所以把婆婆送到武钢总医院后才报的警。夫妻俩慌里慌张的,电话里面既说不清楚事发地点,又说不清楚事情经过。彭博海先在办公室调监控,但又确定不了是哪个摄像头,只得先开车去医院。
来到医院,婆婆的脚要做CT检查,青年夫妻正在为付医药费和定责的事情拿不定主意。
彭博海上前说道,交强险里面有18000元用于伤人的医疗费用。“不用焦虑,刚刚和医生沟通过了,医药费应该不会超过这个金额。”
仔细查看了夫妻俩拍摄的现场照片,初步判断是小车全责。“这只是民事赔偿,不会对个人的社会信誉和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夫妻俩这才放下心来。
虽然事故现场已经被破坏,但他还是决定顶着烈日去看一下现场。
在事故发生现场,交警询问了当时的在场群众,找了找该路段的视频监控。
这起事故还没处理完,建设二路附近又发生一起剐蹭事故。彭博海刚上警车便脱下帽子,捏了捏后脖颈,继续上路。
处理完这两起事故,时间已经接近正午;烈日当空,我们不得不起身回队。
途中,听他介绍,这两起都算是比较容易处理的事故。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需要固定现场,用卡尺做图定位。有时在太阳下,一画就是一个多小时。
12:30,我们回到队里,经过交通办证大厅,窗口都开着,有人在办业务。我上前询问车管中队的民警袁翠红,不是有自动办证的机器吗?为啥你们还不下班呢。
“机器有学习成本,不是每个人都会操作。为了加快办证进度,减少等待时间,我们窗口中午不休息。”说完她又笑着轻声说,“天气太热了!机器受不了,一搞就罢工!”
4个人工窗口一天需要办理150多个业务,而办证机器可以同时办理40多个业务。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路上转,看哪里信号灯坏了,交通设施坏了,就赶紧调试、赶紧更换。”秩序中队的负责人万翔一边收拾一边对我说。上午出门的时候,同事说秩序科是大队的“高精尖”部门,听交警这么一说,又感觉不太像。
在这一天中,阳光最毒辣的1个小时,他们更换了2处临时的交通信号灯,维修了2处电子信号灯。我的相机已经烫得吓人。
工作完成,回大队的路上,万警官接了一个电话,“嗯”了两声,我们就来到一所新建的小学的附近。
教育部门和施工方正在沟通,交警也提出了这条路的修改完善建议。
原本设置在路边的停车位,因为开校门的原因,需要重新调整,路面也要画斑马线。
我原本以为爬上爬下的活,会有专门的施工人员做。
等交警尚庆忙完一圈,开始给车主们打挪车电话时,背后都已经全部汗湿。
时间来到晚高峰,我们从奥山世纪广场来到建设三路。在这里站岗的,是一个从一参警就参与路面执勤的青年女警郑晗。
我问她,是早高峰更热还是晚高峰更热。“必须是晚高峰,晒了一天,空气和地面都是热的。”我又问她,那建三这个位置站岗累不累?她说她这个位置前有学校、后有医院,人流车流都很大。不过友谊大道高架修好后,交通压力有了一些缓解,再加上现在学生放暑假,也不算太累。
当看到其他女生身着防晒服的时候,不知道身着警服的她内心是啥想法。
在晚高峰这个时间段忙碌的,不只是路面的交警,背后的指挥调度中心也一样很忙碌。看似不用晒太阳,但指挥长刘波和同事们每天要在这里接听和转发190多件警情。
有的报警人说不清楚具体位置,这里会通过监控找到正确位置,再推送给附近的执勤交警。除此之外,他们持续监测路面情况,实时调配街面警力、调整交通信号灯。
晚上10点,气温还是维持在37度。
每次查酒驾,他们都要从晚上10点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我问带队的副中队长熊评,“你们是希望查到,还是不希望查到?”
他回答说,“每当我们辖区有一起交通事故是因为酒驾或醉驾引起的,我都告诉自己,一定要多查处酒驾司机。”但是没查到,他们内心也很高兴,说明“喝酒不开车”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拍完交警,回家的路上,我感觉自己像是中了暑,头微微疼,还有点想吐。想想一天在外的交警,他们大多数人,都是不服“暑”的存在。
2024年夏夜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以来
青山区交通大队全员上阵
针对夏季道路交通安全规律特点
紧盯“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
坚持以打开路、见底管控
多元共治,强化整治
从严查处一批易肇事肇祸的交通违法行为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交通安全风险
营造安全平稳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