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为了关爱“心灵的窗户”,防蓝光眼镜热销。 现在“保护视力”的护眼“神器”——防蓝光眼镜。是一种什么样的光?为什么要这么“防”着它?蓝光分为有益蓝光和有害蓝光,波长415到455纳米之间的蓝光为短波有害蓝光,是需要我们着重去防护的。根据光的补色原理,蓝和黄为互补色,所以具备蓝光防护功能的眼镜,一般镜片和普通镜片比会略呈黄色。对有害蓝光的阻隔率越高,则防蓝光眼镜的底色也会越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眼镜学》中显示,如果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时,建议对415-455nm范围内的有害蓝光进行防护。
蓝光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近视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眼轴的增长。防蓝光眼镜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止眼轴的增长,它主要的作用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蓝光对我们眼底视网膜上感光细胞造成损伤。
技术依据补色原理,蓝色和黄色为互补色,无论是通过镜片基材吸收或是膜层反射蓝光,都阻隔掉了部分蓝光,所以防蓝光眼镜的镜片底色会呈黄色。防蓝光眼镜阻隔率越高,镜片底色就会越深,这就是防蓝光眼镜的基本物理原理。
防蓝光标准:防蓝光阻隔率越高,代表对有害蓝光的阻隔效果越好。防蓝光阻隔率计算有两种标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和EN欧盟标准,两种计算方法计算出的蓝光阻隔率数值是不同的。ISO标准增加了蓝光危害系数和环境中蓝光分布量两个变量。
防蓝光ISO 阻隔率算法:
防蓝光EN 阻隔率算法
τ λ ——样品在波长为λ时的光谱投射比;
λ ——空气质量为2时的海平面的太阳光谱功率分布;
B λ ——蓝光危险系数;
λ ——λ 是完整的加权函数,在数值上等于λ 与B λ 的乘积
并且2020年7月正式实施了新的防蓝光国家标准,GB/T 38120-2019《蓝光防护膜的光健康与光安全应用技术要求》。国际中也有针对有害蓝光的检测和防蓝光认证的第三方机构,较知名的比如德国莱茵TUV认证。该认证广泛应用在电子屏幕、LED灯、光学镜片等产品的检测。 ISO标准防蓝光阻隔率20%以上的防蓝光镜片在日常使用电视 、电脑、PAD及手机等LED数码显示设备时佩戴。 ISO标准防蓝光阻隔率40%以上的防蓝光镜片更建议每天长时间看屏幕8小时以上的人群选择佩戴。因为防蓝光眼镜过滤了部分蓝光,视物时画面会偏黄,建议配两副眼镜,一副普通眼镜日常生活使用,一副防蓝光阻隔率40%以上的防蓝光眼镜使用电脑等LED显示数码产品时使用。
目前还有双重防蓝光镜片是由明月镜片推出的同时拥有基材吸收和膜层反射两种技术的防蓝光镜片。双重防蓝光镜片包括双重防蓝光系列和双重防蓝光pro系列,具有阻隔率高,防护效果好的特点。